必一运动(中国官方网站)-必一专属运动平台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建校5周年①|人才培养:五年耕耘勇前行未来发展“三步走”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5-20 15:05:29 点击数: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建校5周年①|人才培养:五年耕耘勇前行未来发展“三步走”(图1)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建校5周年①|人才培养:五年耕耘勇前行,未来发展“三步走”

  教学单位,从建校之初的3个系部,发展到今天的9个二级学院;专业建设,由5年前的13个动态调整到45个,打造了6个特色专业群;学生规模,从建校当年首次招录2054人,增长到11201人;……

  坐拥渤海,心向蔚蓝。唐山海运职业学院(简称“唐山海院”),作为河北省第一所海运类高等职业院校,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锚定打造“蓝色工匠”摇篮的目标,5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5年勇毅前行、初心如磐,发展成为中国唯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的国际化特色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保持在95%以上。

  如今的唐山海院,犹如一艘扬帆奋进的巨轮,正从浅海驶向深蓝,载着无数学子起航逐梦,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服务河北海洋和港口经济发展以及唐山由资源型城市向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校园建筑,欧式风格,蓝顶白墙;学生校服,海员制服,青春洋溢。5月16日,笔者走进唐山海院,海洋的气息扑面而来。

  金帆海事培训中心,像是一个室内海上救援博物馆:5米深的水池中,直升机坠入。学员在水下翻转的机舱内,解开速脱安全带卡扣,有序从机窗逃生……

  “这是模拟直升机迫降落水,参加培训的都是海上风电、钻井等行业的施工人员。他们要在出海前掌握求生技能、锻炼应变能力,才能确保在茫茫大海上工作时的安全。”金帆海事培训中心副主任窦云康说。

  为何要在室内蓄一池“大海”?他说,近年来,唐山港货物吞吐量屡创佳绩,曹妃甸片区获批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唯一的临海片区,带动了沿海经济蓬勃发展,对海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为满足当地及周边人才需求,金帆海事培训中心应运而生,标志着唐山市船员培训机构实现“零的突破”。

  “当地前瞻的增长点在哪里,专业课程就开到哪里。”唐山海院校长李佳圣说,职业教育就要彰显“当地离不开”的使命担当。

  李佳圣介绍,作为河北省内唯一一所海运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自创办之初就响应我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号召,因应河北海洋资源优势愈发凸显的态势,积极投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也正是坚守这一使命担当,唐山海院突出海洋办学特色,特别围绕服务河北海洋和港口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了契合产业迭代升级脉搏的动态调整机制——开设的专业,从建校之初的9个,发展到目前船舶电气工程技术、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水产养殖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等45个。已有两届毕业生顺利毕业,就业率两年均在95%以上。

  李佳圣依然记得,当他踏上“梦想”号邮轮访企拓岗调研时,海风东来,水天一色。“我要带着学生们去弄潮闯海,放飞梦想。”他下决心。

  从当年的从无到有,到如今的从有向强,唐山海院的课堂,不仅在教室内,更在产业链条上。

  “鱼生病了不会说话,我们就要勤检测水质,为它们创造卫生、舒适的环境。”5月16日,记者见到唐山海院水产经济学院副院长李飞时,他正指导学生提取养殖场石斑鱼池里的水样,随后又滴到培养基中,仔细观察弧菌种类和数量。

  作为一名在学校和企业同时任职的“双师型”教师,李飞很喜欢这群学生,“他们动手能力强、肯吃苦,尤其对实践感兴趣。”

  必一运动健身器材批发

  因材施教,李飞的教学非常接地气——结合河北省渔业产业急需培育新品种的现状,他不仅把办公室装备成了实验室,还以企业为实训室,与学生共同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石斑鱼人工苗种孵化基地。

  “别看我的学生年轻,有的一毕业就成为我或者同行的合伙人,实现就业‘无缝衔接’。”李飞很骄傲,还有学生专科毕业后,又考取了本科和研究生继续深造。

  产教融合,唐山海院持续探索以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了“十百千万工程”(与十县对接、对百村扶持、与千企“度蜜月”、与万户点“孔明灯”)。

  数据显示,自建校以来,唐山海院先后与京津冀区域551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型基地4个,构建起教育与产业的“同频圈”。

  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笔者在采访中得知,每年寒假、暑假,学生们放假了,教师们却更忙了,因为他们要趁没课奔赴产业一线。

  “这无人驾驶小车,以后可以用来巡逻校园安全吗?”在新能源汽车产教实验室,无人驾驶技术吸引了不少学生。

  看着好奇的眼神,唐山海院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郭世忠告诉学生们,今年暑假,他就要到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践一段时间,再将学到的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带回课堂。

  师资建设不仅校企“混编”,而且国际“互融”、交流互鉴。建校5年来,唐山海院坚持以开阔的胸怀,积极践行“职教出海”,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其间,实施了两期“海外优师计划”,选派51名教师赴海外研修,学校人才培养、学科特色“海味儿”愈发浓郁,国际化办学效果日益凸显。

  “你们也想跟身边的老师一样,登上‘雪龙号’去科考吗?”5月16日,在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PLC编程及应用”课上,唐山海院海洋工程学院院长刘聪斌向学生分享了个故事。

  越听越入迷,学生的表情从不可置信逐渐变为心生向往:“那我们以后也有机会登上大国重器吗?”

  “当然。不过去探险,可要先学应对南极恶劣环境的知识。”刘聪斌“顺势”道,“今天,就讲讲通过PLC控制船舶辅机锅炉系统加热燃油,保证船只在低温中航行……”

  在刘聪斌看来,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授人一技”,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点燃他们对于专业的认同感以及职业报国的热情,播下逐梦星河的种子。

  “旁听”刘聪斌的课,笔者感受到教师心中的光与热,那是一份“责无旁贷”的使命情怀。瞄准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职业技能人才,唐山海院坚持以赛促学,把学校当作“练兵场”,深耕研磨专业技术。据统计,师生在省级及以上一类技能竞赛中共获奖116项,淬炼了工匠精神。

  “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当代,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劳动大军。”3月24日,唐山海院特聘客座教授、全国劳动模范、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特级技师张雪松来到校园,结合中国高铁走自主创新之路以及其一线工作经历鼓励学生,要主动拥抱新知识、新技术,未来在技术创新道路上为中国制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唐山海院,像张雪松这样被聘请为客座教授的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共有11位,行业导师资源库还收录专家124名。这些行业专家和专业翘楚,都在产业发展与改革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时刻强化着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自信心。

  “今后,我们将为更多学子铺展‘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的道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李佳圣信心满满。

  他展望,学院即将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2025年,跻身新一轮省域‘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建设1至2个高水平专业群;到2030年,高质量通过高职院校办学能力评价和省域‘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终期验收,建成国际知名、国内有影响的海运类行业高职院校;到2035年,建成本科层次的海运类职业技术大学。”

移动商城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

手机:18439199911

邮箱:5221023620@qq.com

地址:沁阳市沁园办事处北王庄二组183号

Copyright © 2025 必一运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